黄石九中创办于1966年,踞枣子山麓,临磁湖之滨,山青水秀。校园面积40公顷,在校学生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1800余人。
|
流连于枣子山麓、磁湖南岸的市民,如今不能不去一个地方参观、游览,并且因为她的幽雅、 |
实力而倾倒,这就是黄石学子们的求学胜地——黄石九中 |
火热7月,一个震憾人心的消息,在市民中更是随夏日习习凉风传育开来:“黄石九中今年 |
中考取得历史性突破,260名学生参加中考,有24人升入省重点中学黄石二中,名列全市同类学 |
校前茅!普高上线人数达194人,大大超出市平均水平!”市民们交口称赞:九中,黄石又一所 |
名校! |
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,黄石九中党总支书记兼校长阮佳兴豪情万丈地说:“我们办学校,就 |
是要创名牌,出精品,” |
美丽如画的校园,陶冶性情的环境: |
曾几何时,由于教育投资的减少,建校36年的九中,校舍破烂,设施老化,两栋旧教学楼和 |
旧办公楼成为危房时,也成为九中人心头无法抹去的痛。九中人响当当地提出,要创名校,首先 |
要改善校园环境 |
1999年10月,九中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,市委、市政府决定加大对九中的投入,总投资约 |
480万元。同年11月,新的教学楼破土动工。2000年7月1日,九中校园改造建设全面展开,市绿化 |
委员会和有关专家的鼎力相助,短短数月,一座园林风格与现代神韵相交融的花园式学校,立体 |
地扑入人们的视野。在2000年一年的时间里,教学楼全面竣工,校门、办公楼、实验楼、运动场、 |
图书室改造全面完成,九中绿化总面积达到8000多平方米,学校披上了“绿装” |
为了确保校园良好的治安环境,学校与石料山派出所签定治安协定,严格出入制度,坚持决 |
取缔学校周边不良网吧和游戏机室。2001年,黄石九中被市绿化委员会命名为“花园式单位”, |
并获市政府授予的“洁、绿、亮、美”工程二等奖,还被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授予“安全 |
文明学校”。教学环境的巨变,激发了师生的教学和学习的热情,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、文化 |
品位,孕育了健康的校园氛围,九中在迈向名校的路上跨出了坚实的一步 |
如今,高大气派、宽敞明亮、整洁美观的3000多平方米的教学大楼,阶梯教室、语音室、微机 |
室、美术室、音乐室、实验室、图书室、电教室、标准运动场、足球场,绵延的浮雕壁画,腾龙 |
造型的广场绿景,象征步步高的九中校门,“搏”、“勤”等大字碑刻,无不蕴涵着九中人浓厚 |
的文化内涵和强烈的,竞争意识,让来九中参观的市民陶醉,心动 |
如火如荼的教研教改,德范艺高的教师队伍: |
实施名牌战略,把学校办好、办大、办出特色,创建初中名校,教学质量是必须跟上的。近 |
几年,九中的教研教改如火如荼的开展,重点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。黄石九中十分注重提 |
高教师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。为此,学校提出“闯出去、请进来”的激励机制,要求中青 |
年教师全面提高教学能力。划出专用资金,用于派出教师观摩学习,2001年,派出60余位教师参 |
加了武汉、十堰等外地学校的教学交流活动。这些老师虚心学习,掌握了外地学校先进的教学方 |
法。同时,九中还邀请教育专家十余人次,对教师进行师德、师风、师艺、心理等方面的教育; |
九中还邀请市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到九中随堂听课,“号脉诊断”,讲示范课,传经送宝。由此, |
九中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|
学校成立了教学研究会,每周安排教研课,教师中开展“人人讲公开课,骨干教师讲示范课”活 |
动,相互交流,取长补短。还股入资金近10万元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,支持教师参加市骨干教师 |
培训、计算机培训以及其它各学科专业培训,达270多人次,有26人的学历得到提升。黄石九中现 |
有教职工89人,一线教师69人,平均年龄36岁,其中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70%,本科以上学历 |
21人,高、中级教师68人。去年,九中又引进教学经验丰富的高级教师2名,优秀的应届大学毕业 |
生10名,2003年,黄石九中40岁以上教师均可达到本科以上学历 |
2000年黄石九中被定为中央教科所的《语文自辅》教学实验学校;2001年被市教委定为初中 |
部唯一一所“教学全程评价实验学校”;承担了教育部《初中数学实验教材》的教学研究课题; |
承办市级以上大型学术活动或公开课20余次;师生在各级各类竞赛评优活动中获市级以上奖励达 |
260多人次 |
教学实力增强了,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修养也不断提高。一批活跃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,为 |
人师表,爱岗敬业,深受学生爱戴。一提到对待学生严慈相济、循循善诱的曹莉萍,身患高血压、 |
仍坚持为学生上课的王文海等老师,学生家长纷纷竖起大拇指,“九中的老师个个都是好样的”。 |
德育工作有声有色,学生素质明显提高 |
在学生工作中,黄石九中以德育处为核心,以班主任为龙头,以学生会为中坚,以社区为依托, |
构建学校、家庭、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,对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、法制教育、《中小学学 |
生手册》教育,形成了文明和谐、勤奋读书的校园氛围,涌现出优秀学生干部70多人,三好学生 |
200多人,其中21人获得市级荣誉称号或奖励。学校除了与武警、公安军民、警民共建,签定校园 |
治安责任状外,还制定了严格的《德育工作条例》,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安全、安定的环境中学习 |
为提高学生主人翁意识,增强责任感,培养热爱学校的精神,九中在学生当中特别推出“我来 |
当校长”的活动,让学生在一个星期的时间内参与管理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,使学生爱校和责任 |
意识明显增强 |
黄石九中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、提高学生实践能力,发展学生个性特长,积极面向学生开辟 |
第二课堂,开办了“枣花”文学社、“数学空间”、“英语世界”等兴趣班,组建“模拟法庭”, |
出版《枣花》文学刊物,培养了学生们的兴趣和能力。每次学校在市中学生运动会上总分名列前 |
茅,校园网也将纳入市教育局中心网站。几年来,九中从未发生一起学生斗殴或“擂肥”事件, |
附近居民对九中学生的,精神面貌,更是有口皆碑 |
各级领导关怀支持,学校班子精诚团结 |
黄石九中这所老牌学校,能够焕发青春,跨向名校的行列,与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是分不开 |
的。自从1999年市委、市政府、原市教委决定加大对九中的投入后,原市教委多次下文,在用人 |
政策、招生计划、招生政策、硬件建设、享有黄石二中优录倾斜政策等多方面对黄石九中进行重 |
点扶持。前市长阮成发、市长肖旭明、副市长张柏青还多次亲临九中,在学校软硬件建设、管理、 |
质量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,及时解决难题;市教育局党委书记李福迪、局长王晓梅也多次来校指 |
导工作,王晓梅还在九中蹲点,深入课堂,研究指导 |
领导的关怀和支持,极大地鼓舞了九中师生。1999年6月,黄石九中以党总支书记兼校长阮佳 |
兴为首的新的领导班子诞生。他们精诚团结,一心为心、开拓创新、勇于改革明确了创名牌、出 |
精品的办学思想和“勤奋读书、文明做人”的校训,响亮地提出“一年起步、三年变样、五年跨 |
入市先进学校行列”的办学目标。为实现这个目标,九中新的领导班子锐意改革,大力推行人事 |
制度改革,分配制度改革,制定《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细则》、《教师教学质量跟踪考核条例》 |
等规章制度,加大了学校工作的合力 |
在这样一支不畏困难、开拓进取的领导班子领导下,黄石九中这几年教学质量、校园建设一 |
年一个新台阶,“一年起步,三年变样,五年跨入市先进学校行列”的办学目标,才得以提前实 |
现 |
九中实力声名远扬,黄石市民情有独钟 |
现在在黄石,只要有人扳着指头历数黄石有名的初级中学时,马上就会有学生家长向你推荐 |
黄石九中 |
一位家住枣子山的李师傅,他大儿子是1994年进九中的,刚进九中时成绩很差,1997年毕业 |
时却考上大冶一中,现在快大学毕业了。1999年,李师傅又把小儿子送进了九中,小儿子当时进 |
校的成绩也不好,但他就是信得过九中,用他的话说就是“九中是一个学习成才的地方”。今年 |
下半年小儿子也读初三了,李师傅说,现在小儿子的成绩始终保持在前8名,明年中考,对孩子考 |
出好成绩,九中取得更大成功很有信心 |
家住八卦嘴的叶红,是市司法局办公室主任,她姑娘今年在九中读二年级。当初,叶红将在 |
市内另一所比较有名的中学就读初一的姑娘转到九中时,同事和亲戚都不理解,认为“这孩子废 |
了”。但是,一年过去了,姑娘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,成绩在班上更是呱呱叫。现在, |
叶红每每谈到当初让姑娘转到九中的选择时就说:“我的眼光没错,九中确实让我们家长放心”。 |
市科技局原副局长王稳静对九中情有独钟,他是看着九中发中发展起来的。他认为九中的校 |
园环境、师资力量在黄石的初级中学中是一流的,九中的老师是富有爱心和责任心的,他们的教 |
学能力让学生家长放心地把孩子交给九中。王稳静的一句话,最能代表市民们的心声:“在九中 |
这样条件优越的学校里学习,孩子能不受到良好的熏陶,取得优异的成绩?” |
“雄关漫道真如铁,而今迈步从头越。”回顾九中这几年的巨变,黄石人民心中知道,九中 |
在2002年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,绝对不是偶然的,而是他们努力奋斗的必然结果 |
面对黄石人民真诚的赞誉,九中人没有骄傲,他们决心创造更好的竞争氛围和人才成长环境, |
让莘莘学子在这里成人成材。黄石人民可以作证,黄石九中的将来是美好的,黄石九中正在成为 |
一所响当当的名校 |
晚上看新闻,其中有一个专栏节目——改革开放三十年回顾,心想:呀,三十年了,这么快。 |
全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呢?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十几年前…… |
那是1994年七月,骄阳似火,我怀揣着毕业分配通知书到单位报到,转了几趟公交来到八卦 |
咀,在路人的指点着朝枣子山走去,边走边打听:黄石九中在哪儿?好心的路人说:沿着这条路 |
往前走,快到尽头就是九中。于是,背着行囊,顶着烈日顺着枣子山往里走,窄窄的水泥道凹凸 |
不平,两旁是逼仄的小店铺密密地排列着,心里就开始嘀咕:学校怎么建在这么里头?边走边张 |
望,希望看见学校模样的建筑。然而,快到这路的尽头,哪有什么学校呀,再找旁人一打听,却 |
道:你走过了,往回走五十米就是 |
倒走几十米,一抬头,学校就在眼前 |
没有宽敞的大门,校门竟然是一个骑楼,上面是几间住房,大门就开在门洞里头。锈迹斑斑 |
的大门紧锁着,旁边是一个门房,门房旁挂着一个竖匾,白底黑字:黄石市第九中学。要进去, |
须从门房的小门弯过去 |
穿过门房,眼前并没有宽敞明亮的教学楼,而是一个长长的水泥坡道,路面破损得厉害,有 |
的地方连底色都露出,两旁是橱窗,里面的图片模糊不清,橱窗上一扇玻璃也破了,张帖的的纸 |
一半悬挂着,再向前走,是两列青绿的,刺松,那颜色似乎比橱窗和门楼有精神多了 |
刚上坡几步,竟然发现右手边有一个花园,墙头波浪形,还盖着绿色琉璃瓦,上面写着三个 |
字“满园春”,透着花窗往里瞧,黑黢黢的假山,蓬杂的花草,似乎好长时间没有人整理,也没 |
有人管,就像一个没落的贵族,虽然有一些旧家当,但终究掩盖不了他的寒酸 |
我心想:怕是没什么指望 |
果然,走完长坡,开始看见房子了:右边是两层楼的旧式楼房(后来才知,这就是办公楼), |
左边横看的是三层旧式楼房——教学楼,竖着的是一长溜的平房,再往后,也是一个两层的旧楼 |
房,白色的墙面斑斑驳驳,正面的窗户小而高,人伸手也够不着。要说能看上眼的是一栋四层的 |
实验楼,外墙搓了红色的,瓜米石,只有它才透出一点现代气息 |
所幸之处,学校的面积挺大。所有的房子依山而建,最南边是一块大的平地——操场。作为 |
年青人,条件艰苦一点倒没什么,但不能没有运动场所。还有一些树,房前屋后栽种着许多法国 |
梧桐,有的树近两人合抱,繁密的树叶遮盖着,倒也添了几分清凉 |
领导很和蔼,同事也热情,帮忙拿行李,找寝室,搬桌子,一阵忙活,总算安顿下来。 |
心想:干干再说吧。毕竟是城市学校,比其他的分到乡村学校的同学,总该幸运些吧——就 |
这样安慰自己 |
后来,慢慢地熟悉了九中的环境,这才了解到:这是一所边缘学校,学生人数少——十二个 |
教学班,大约七百人吧,三四十个教职员工,是一所薄弱学校,跟十六中、八中、十五中完全不 |
能比。也留不住人才,好的老师教几年就跳到名校去了,至于升学率,每年能考十来个省重点已 |
是不错了 |
很快到了九月,开学、上课、下课,课余时间没有更多的娱乐,日子不咸不淡,只是到了月 |
底,就闹饥荒。工资低,常常是月头富翁月底穷光蛋。年老的前辈早就讲过:选择当老师就是选 |
择了清贫 |
一晃五年,光阴飞逝,1999年传来好消息,政府要扶持薄弱学校,我们九中是扶持对象之一。 |
将投资200多万元改造学校,这一消息,无异于天堂福音。九中教师太想改变了,落后遭人鄙视 |
的滋味,大家都尝够了 |
选址、设计、拆旧、布新。机器隆隆,灰尘飞扬,但大家的脸上更多的是兴奋和祈盼。近半 |
年的施工,一个全新的黄石九中呈现在世人面前 |
一进门是宽敞的大门,新的校门简朴又极富诗意。一块暗红大理石上面雕刻着“黄石九中” |
四个银色大字的校牌,既显得雍容华贵,又觉得谦虚谨慎。校门的三块天然巨石,犹如一头面猛 |
醒的雄狮,昂首翘尾,豪情万丈。左边是三十米长的科技文化画廊,它与“三个面向”巨幅壁画 |
相映成趣,即古朴,又现代;既显现了学校的文化底蕴,又显示了对民主科学的执著探求。 |
走上第一道缓坡,迎面是一方小憩园。参天的大香樟,老成持重;园内的石桌石凳,为学生 |
早读、老师的休息提供了方便;园子的正面立有一块“勤”字石刻,警示人们牢记“业精于勤”的 |
道理 |
走上第二道缓坡,是教学楼前的绿化广场。广场的六幅画坛上的杜鹃与红花继木构成一条将 |
要腾飞的巨龙图案,两块对称的小花坛的杜鹃,又构成二龙戏珠 |
学校的运动场,在象征学校文化底蕴的古香樟的下面。方正标准的篮球场与绿荫如盖的足球 |
场、坦荡如砥的环形跑道之间,耸立着一块巨大的石刻,石刻上赫然刻着一个硕大的“搏”字, |
这个“搏”字就是九中的精神所在 |
环境的改变,也改变了九中教职员工的精神面貌,大家都有一个愿望:一定要提高教学教学质 |
量,这才对得起这花园式学校。教学改革掀起热潮,人事制度在全区率先实行聘任制,打破了原有 |
的大锅饭,真正做到了“能者上,平者让,庸者下”。陡然间,九中人再也没有闲散时光了,人 |
人都在比,人人都在争先 |
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。2002届,升省重点第一次突破——达24人。从此,一发不可收拾,升 |
学率年年攀高:38人,48人,61人,……现在基本稳定在70人左右。升学率达80%左右,这一成 |
绩,在前几年,九中人想都不敢想,而奇迹又恰恰是我们创造的。九中甩掉了“薄弱学校”的帽 |
子,一跃成为市强校之列。 |
2008年暑假,学校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,投资200万余元,修建了塑胶运动场,绚丽色彩, |
先进的器材,洁净的场面,靓丽的容颜,是师生们运动健身的理想场所 |
弹指一挥间,十五年的变化,这发生在我的身边。那么三十年,或者五十年,又将是怎样的 |
一个巨变?“路漫漫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”九中人积淀着自己的文化,形成自己的风格。 |
我们相信,只要我们努力,未来一定会变得更美好 |
在2006年中考中,依据市教育局和黄石二中划定的最新分数线,我校取得了更新更高的历史 |
性突破,528人参加中考,有3人获得全市总分前五名,71人考入省级重点中学-----黄石二中 |
(分数线586分),400人超过普通高中招生分数线(360分),90人达到城区择校生最低控制线 |
(265分)。7个单科33人次获全市最高分,理化实验操作考试满分(20分),体育中考满分(30分) |
全市最多 |
具体如下: |
刘笑云,639分,全市总分第二名 |
陈松涛,635分,全市总分第三名 |
徐,杨,632分,全市总分第四名 |
语文:全市最高分105分,1人, |
数学:全市最高分118分,1人 |
英语:全市最高119分,1人 |
物理:全市最高70分(满分),1人 |
化学:全市最高50分(满分),24人 |
政治:全市最高70分(满分),4人 |
政治:全市最高70分(满分),4人 |
在2006--2007学年度,我校在中考中再创佳绩,又一次以全市综合得分第二名的成绩获得 |
“教学质量优秀奖” |
2008年,我校539人参考,升入省重点中学——黄石二中人数再次突破七十大关——76人, |
比例雄霸全市第一;四高一低、综合得分继续保持全市第二的优势,吴思诚同学名列全市中考总 |
分第十名,有七人进入全市中考总分前三十名,再一次创造了辉煌,傲视黄石教育界——我校成为 |
全市唯一一所连续三年获得黄石市“教学质量优秀奖”的学校。这是黄石九中全体师生的荣耀, |
是黄石九中全体教师勇于钻研、群策群力、团结协作的丰硕成果,更是我校长期坚持科研兴校, |
以德治校的必然结果 |